因此,傳統華麗的裝飾或大型的儀式與集體的參與已不多見,請示者主要以個別的家庭為主。
中國可以在防疫的最下游快速建造醫院,告知世人他們的效率,但院內所有病患都在一個空間生活,連最基本的布幕隔簾都缺無,即可看出掌權者無意要治癒病患,而只是要集中收容病患,這套管理在維吾爾,在香港的「教育營」都是如此熟悉。悼醫師之死 中國的武漢肺炎病情傳染力驚人,醫護人員身在第一線,承擔的致病風險更比一般人高許多,他們身負天職亦無法拒絕。

每個人命都一樣珍貴,醫師更是多年國家培養的人才,他們在戰場上為了救人而亡,讓人不得不嘆息他們的犧牲,他們可以說是為了防疫而戰亡,醫護人員原不是被訓練來為保衛國家而成為有戰備能力甚或殺敵的軍人,他們在此防疫戰中是為救難而沒能保護好自己的人,他們的體力過勞、防疫能力下降,他們是這場防疫戰中最慘重的傷兵。很多人常常把獨裁國家的效率拿來說嘴,認為這次他們封城果斷,幾天內建出新醫院收容病患,都是高效率也好厲害。他們不重視人命依舊,許多醫護人員的保護措施不足,前線人員的支援,其實在我看來是去送死。至今致死率已突破原先預估的2%致死率,而這一切公開的數字,都還讓專家質疑其真實性,許多專家認為傷亡數字應該是公開數字的十倍以上。獨裁體制不改,黑箱作業還在,這樣的悲劇將永存中國,中國製造的傳染病將永遠是世界最大的災難,而中國人民也將永遠是獨裁底下付出最多的犧牲者。
也因為李醫師曾提出警語之故,他的死亡更讓世人感到沉重與不捨。台灣的民主政府這次作到資訊透明、發布消息,防疫做到滴水不漏,醫好醫滿,得到患者感謝與人民的支持。Photo Credit: 截自無國界姊姊 隨著各非主流管道流出的真相影片、求救影片、聳動網媒、驚世預告…吾人逐漸了然於胸:武漢病毒這齣疫情,已非一年三載所能善終。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其中英國《經濟學人》、德國《鏡周刊》、美國《彭博商業週刊》等幾家一線媒體視總是已經率先達標了啦,佳作紛呈、精采絕倫。無國界姊姊擔任無用藝評、駐外鳥派及年報鳥總十幾年以來,從沒像此刻這麼有興致,好好為各家視總的極品佳作評個分數。股匯房債、四大皆空、金融崩毀。疫情所及,時尚週的中日等亞洲重要採購被禁、各類電影節、雙年展,亞洲特別是中國參展藝術家,全面無法成行。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許多奧匈帝國的重磅級作曲家、藝術家、科學家出走到英國、法國,雖身處異國,但詮釋與追求的是同獲共鳴的精神美感與商道真理這個法西斯訪日親善使節團與後來訪日的希特勒青年團一樣,造訪日本各地並留下受「歡迎」的記錄。

百幅以上照片、書籍雜誌、宣傳單、漫畫 揭露二戰時期大日本帝國的真實生活。這是以德語學習為主的雜誌,內容相當充實,不過有時文中所介紹的時事德語實在太誇張了。意識形態最濃厚的是義大利的作品,忠實於「日德義防共協定」的主題,描述法西斯黨的圖像,以及圖像化的德國、日本。文宣與雜誌如何為戰爭服務?大東亞戰爭下日本的真實生活》,遠足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到了第二章〈成為好的日本人吧。這是附上森永製菓社長松崎半三郎署名的文章。另外,德語作文題目也不簡單: 天皇命令我們做的事,對我們來說是很神聖的。德語的「大東亞戰爭」原來是Groß ostasiatischer Krieg啊,該書在提供這種冷知識方面很有用。
如同前一本書,作者利用史料的「紙屑」來呈現歷史,同時也發出警訊,當今日本社會隨時可能「倒退嚕」,回到過去的氛圍與離譜的行徑。圖畫的設計感、構圖,而且具備描述抽象主題的能力,難以置信都是「兒童」的作品。

在本書中,作者「嚴選蒐集」二戰時雜誌、廣告單所製造的「無聊東西、就算知道也沒用的東西,以及對人類命運來說毫無意義之物」,藉此揭露大日本帝國的真實樣貌。日本入選作品主要以沿襲西洋繪畫傳統的風景畫和人像為主。
〉裡,日本帝國利用國旗「日之丸」來發揚國威,凝聚團結。文:早川忠典 報名參加森永日德義親善繪畫競賽吧。這種「愛國」宣傳也擴及日本的殖民地和佔領地──如「國民協和之歌」、「昭南神社」、「沒收亞洲朋友的儲蓄」等。或許這些相關活動奏效,光是日本國內就募集到四百萬件(。」,鼓勵士兵「抱著炸彈衝進敵陣」。從第四章〈雖然搞不清楚,但還是要有愛國心〉的標題可知,二戰期間日本當局一連串的愛國宣傳策略,其實是場無厘頭的鬧劇,譬如帶希特勒青年團爬富士山,在山頂舉起日之丸與納粹旗等令人無言的行動和思維。
為了紀念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日德義防共協定的簽訂,森永製菓向日德義三國中小學生徵求「日德義親善圖畫」。繼《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之後,早川忠典再度揭露二戰時期日本政府如何無所不用其極讓民眾更加「愛國」,及如何看待「愛國」這件事。
(中略)這些事實是很好的範例,也就是人只要耍笨就可以笨到非常誇張的地步。〉,繼續推出「用君之代跳舞」、「國民合唱大會」、「抄寫勅語」、「遵守交通道德」、「學會西餐禮儀」等標語,「炸彈存錢筒」、「奢侈是可恥的」等吝嗇、寒酸的精神,以及教導小孩「向神明祈禱」、「打著赤膊上課來鍛鍊身體」等精神主義,並以〈決戰之歌〉嘶吼「前進吧。
德國則主要是以民族舞蹈等傳統為主題的兒童畫,很少出現納粹式的象徵。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提供 引自《日德義親善圖畫》,杉江敬治(日本)的「建國體操」 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提供 引自《日德義親善圖畫》,J. Müller(德國)的作品 學習德語吧。
另外還出現了「日本空軍」(japanischen Luwae),好像是虛構戰記,頗耐人尋味。此次三國兒童圖畫競賽的成果製作成非賣品豪華畫集而留存下來。顯然三個國家的圖畫競賽概念各有不同。順便一提,令人遺憾地,這個日德義繪畫競賽的巨大計畫,森永製菓官方網站的「沿革」卻隻字不提。
〉則以當時這個經典口號為題,介紹日本社會各個層面的總動員,對戰場後方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活動,尤其對學童、學生壓榨式的動員,可謂不遺餘力,從「沒收幼稚園兒童的零用錢」、「稚兒隊」到呼籲小學生「搞清楚敵人」、「為產業戰士父親加油」、「聽軍艦大叔說故事」、「對日本刀抱持憧憬」等,甚至鼓勵女學生從事軍事訓練、寫慰問信。這位關口存男先生在戰爭時期主持這種雜誌。
一行人深受感動,高高舉起右手表達敬意。也有記錄顯示,他們在明治神宮種植了楊桐,以紀念此次參拜,說不定當時法西斯黨員種植的樹木還健在喔。
神國日本的威容讓他們深受感動 (中略) 晴空萬里的一天,透過車窗可以看到神國日本的威容,富士山悠久的容貌迎接 國賓使節團。Das, was Der Kaiser uns Befiehlt, ist uns leilig. 愛國者諸君應該要全文背誦吧。
荒謬的決戰生活進階版。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三月,義大利政府指派「法西斯黨訪日親善使節團」Paulicci侯爵一行十八人訪問日本。作者:早川忠典(早川タダノリ,Hayakawa Tadanori) 譯者:鳳氣至純平、許倍榕 神國日本第二彈。透過本書豐富的史料,讀者可以窺見帝國日本與當今日本的虛與實,看清日本另一個「真面目」,也可想像活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過著什麼樣的「決戰生活」。
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提供 被藝妓包圍而歡欣鼓舞的法西斯黨訪問團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一切都是為了勝利。贊助單位包括外務省、文部省、陸軍省、海軍省以及德國大使館、義大利大使館,為了炒熱競賽的氣氛,同年四月十日包下東京豐島園,在此舉辦「日德義親善圖畫遠足(寫生會)」,可見森永製菓相當重視該企劃。
他們留下一張紀念照,一行人被漂亮的藝妓包圍而露出滿意的表情。美國與英國在異常茫然的狀態下進入戰爭狀態。
我相信透過圖畫這樣的國際語言,三國的少年少女諸君攜手合作,將對三國親善發揮巨大貢獻,(中略)決定執行本計畫。生動的圖片以趣味的方式呈現日本國民在戰時體制下的生活狀態,包括當時的照片、雜誌封面和彩色宣傳畫、漫畫等,充斥其中的各種政治宣傳,在食、衣、住、行、育、樂各個生活層面介紹日本人愛國的技法,譬如「以瓶子防備空襲」、「發明人間魚雷。